保暖润燥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: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。此时气温开始下降,天气转凉,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,故名“白露”。
白露时节,"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"。由于天气逐渐转凉,白昼尚热,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,昼夜温差大,气候亦逐渐变得寒冷干燥,此时应注意保暖润燥,温润身体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本期指导医师简介
杨乃坤,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,医学硕士。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 常委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疾病健康促进专委会委员、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健康管理与饮食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佛山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、佛山市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、佛山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医师分会委员。
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脾胃疾病,如慢性胃炎、胃食管反流、脂肪肝、消化道出血、功能性胃肠炎、急慢性腹痛腹泻、病毒性肝炎等。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,熟悉各类常见肿瘤的早期筛查与预防。
一、保暖防凉,适时添减衣物
“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。”随着时间的推移,天气由处暑的闷热逐渐过渡为白露的秋凉,到了白露,就不要赤膊裸体了,以免着凉。“白露身勿露,露了冻泻肚。”尤其不露脚、不露脐、不露肩,女孩子注意不要穿吊带裙,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寒气侵袭导致腹泻着凉。另外,如病人、老人、体弱者,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,晚上睡觉时应避免过长时间使用空调卓信速配,必要时撤掉凉席,换上长袖衣入睡,将薄棉被备在床头,是十分必要的。
另外,睡觉前可泡泡脚养肾气。俗话说:寒从脚下起。从白露开始,天气越来越凉,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、乏力等病症,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亏虚的表现。对于此类人群,更要注意足部保暖,睡前泡脚可温补人体肾气,温肾固元。
二、劳逸结合,适量运动
白露时节,气候由热转凉,自然界精华渐次收敛,成果成实,因此人体养生也应以养收为主。在起居方面,此时应早卧早起,早卧早起的起居方法顺应此时昼夜温差大的阴阳规律,保证睡眠充足,注意劳逸结合,让身体状态好转,精神状态更佳。另外早睡早起还可很好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生命在于运动,白露时节,秋高气爽,是运动的好时节,适当的运动可强身壮体,增强体质。譬如健走慢跑,散步、爬山等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。适当的运动能收敛心神,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、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顺畅,气血循环自然活络。但是,也要注意避免运动过度,过量的运动,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,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。
三、饮食宜清润
秋季对应的是肺,肺为娇脏,易被秋燥所伤,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防燥。但肺喜润不喜燥,所以白露季节饮食应以清润为主,不能一味进补,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,多吃梨、银耳、蜂蜜、百合、枸杞、豆制品等,多吃橙黄色蔬菜,比如南瓜、胡萝卜等。
另外,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,如芥兰、菠菜、绿菜花等,尽量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,如韭菜、大蒜、葱、姜、炸鸡腿等辛辣煎炸的食物,肠胃不好的人应少吃带鱼、螃蟹等海鲜,同时,白露季节,早晨喝碗粥,防燥润肺,如银耳粥、莲米粥、芝麻粥、红枣粥、红薯粥、玉米粥等。
养生食谱推荐
【莲子百合银耳糖水】
材料:
莲子20g、百合20g、银耳1朵、红枣10粒、冰糖15克、枸杞少许
做法:
1、准备好以上食材。
2、银耳提前用清水泡发备用。
3、然后将银耳放入电饭煲内胆中,加入两大碗水,蒸煮键20分钟。
4、然后放入莲子、百合、红枣和冰糖,再蒸煮一个小时。
5、出锅前放入少许枸杞即可。
功效:滋阴润燥,养心安神。莲子味甘、涩,性平,归脾、肾、心经,具有补脾止泻,益肾涩精、养心安神的功效;百合味甘,性寒,归心、肺经,具有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的功效。银耳性质平和,味甘,归肺、胃、肾经,具有养阴润肺、益气和血的功效。
【莲藕排骨鸡爪汤】
材料:
排骨200克、鸡爪400克、莲藕400克、干花生50克、枸杞子少许、姜片
做法:
1.干花生提前浸泡三个小时,然后洗干净。
2.鸡爪洗干净,排骨洗干净,剁成块,分别放入锅里加入清水,烧开焯水断生,捞出冲洗一下。
3.莲藕去掉外皮,洗干净,剁成块。
4.将排骨,鸡爪,花生,姜片,莲藕,枸杞子放入煲中,加入清水,大火烧开,改为文火,炖煮1.5小时即可,加入适量盐即可。
功效:
滋阴润燥、健脾开胃、补肝养血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。
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